核医学与核磁共振,此“核”非彼“核”

发布时间:2023-02-03 14:02:59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大家在医院检查时是否遇到过核磁共振(MRI)与核医学检查分不清楚、走错地方呢?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两个“核”有什么区别。

核磁共振(MRI)的“核”指的是氢原子核,在医学影像学中又称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。

其原理通俗的讲:将人体置于磁场中,用射频将体内氢原子核共振,停止射频后,氢原子核发出电信号和能量,经计算机重建就可得到不同组织器官的解剖图像,一般在影像科MR室检查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核医学的“核”是放射性核素或核射线,是应用放射性核素或核射线进行诊断、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,是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核医学显像的关键是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。大家对示踪技术并不陌生,比如动物世界中,将无线电圈戴在动物颈部,工作人员就可得到野生动物的活动、迁徙轨迹图。同理,核医学显像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作为示踪剂,参与机体的代谢过程,用设备探测放射性在体内的分布状态来了解脏器或组织的代谢情况。

代谢功能影像可以早期显示出组织器官的血流变化、代谢变化和功能改变,这些变化往往发生于组织器官实质变化之前。

核医学目前使用的SPECT/CT和PET/CT一次显像同时获得核医学代谢功能影像和CT解剖结构影像,为疾病的早期诊断、治疗方案选择、疗效判断等提供有效依据。

目前,科室开展的核医学检查项目包括:全身PET/CT显像、全身骨显像、甲状腺显像、甲状旁腺显像、唾液腺显像、心肌灌注显像、肺通气/灌注显像、肾动态显像、淋巴显像、消化道出血显像、异位胃黏膜显像等,这些检查的出现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此“核”非彼“核”希望您对“核”磁共振、“核”医学有所了解,下次检查时一定要看清楚申请单,不要再走错地方哦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图片.png


来源:中华核医学分会



搜索

禁止复制

如需了解仪器或内容详情,请致电客服(85-755)8373 3538或者留言,谢谢。


×